甲醇制甲烷氯化物的生產流程
甲醇制甲烷氯化物的流程相對簡單。是由液氯和甲醇在氯化反應器中進行反應,先期生成一氯甲烷,然后再充氯氣,生成二氯甲烷。若要生產三氯甲烷則需要再次充氯氣。但是在生產三氯過程中,必須要放入一定量的二氯甲烷才能保證裝置的穩定性,否則裝置內部會生產一定量的積碳,繼而引起裝置內部的爆炸。
甲烷氯化物企業多依據成本調整裝置生產比例
作為大部分廠家來講,主要是考慮二氯甲烷的生產成本更低(用氯少),并且下游終端用戶的需求更加廣泛(制冷劑、聚氨酯發泡、膠水、稀料),而不考慮實際利潤的多寡及需求量的多少,僅僅考慮成本因素將二氯甲烷的生產量所占的份額提高。以10萬噸/年的裝置為例,廠家多數氯化物裝置的生產比例調整到6:4,即二氯甲烷的產量為186噸/天,三氯甲烷的生產量為131噸/天。
二氯甲烷的供需失衡有所體現
據統計,二氯甲烷在2010年之后產能出現明顯的增長并增加到144萬噸之后,因下游需求并未如約出現上漲,受行業產能過剩壓力,自2012年后,二氯甲烷所在裝置平均開工率逐步降至50%上下。閑置產能增加、價格下行、行業利潤萎縮成為本行業的主要特征。由圖1也可以看出,二氯甲烷產能增速明顯,但產量及表觀消費量的增速卻無明顯增加,二氯甲烷供應過剩的現狀較為突出。但反觀三氯甲烷,雖其下游80%左右用于制冷劑R22的生產,下游需求較為單一,但由于生產少且需求穩定,加之部分小作坊生產廠家的存在,其需求過剩情況并不明顯。尤其在華東地區,多數生產廠家的產品并不外賣,外賣者則價格偏高,單產品盈利水平似乎要高于二氯甲烷。
歸化求解數學模型,追求甲烷氯化物裝置的生產利潤最大化
甲烷氯化物廠家在進行生產的時候,不光是僅僅考慮成本因素的影響,而調整三種氯化物的產出比。如果要生產,就要追求這套裝置的利潤最大化。于是通過對相關三種氯化物的價格區間及產量進行了歸化求解發現,并不是多生產二氯甲烷就可以盈利更多。將價格和相應的產量列方程,得到一個面的利潤差,當二者利潤相等的時候便是一條直線,我們用這條直線去截正面得到這樣圖2。直觀的看出應怎樣去調整生產比例:亦即當二氯甲烷與三氯甲烷價格的交匯點落于直線上方是,裝置生產比例可以是6:4,當交匯點在直線下方時,則應將生產比例調整到5:5。以當前三氯甲烷價格1550元/噸,二氯甲烷價格2100元/噸計算,廠家生產比例應在5:5,才能達到裝置利潤水平的最大化。
聯 系 人:
馮先生 15063695366
電子郵箱:wwfffjm@vip.163.com
孫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電子郵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電子郵箱: 524048772@qq.com
劉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電子郵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內貿)
電子郵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內貿)
馮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訊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168號
電話傳真:0536-7601368
公司網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