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間,我國日用玻璃行業生產持續增長,經濟規模總量擴大,技術進步水平提高,節能減排取得成效,產品品種豐富多彩,基本滿足了市場需求,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和經濟運行質量基本符合預期,行業總體保持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增長態勢。
綜合實力有所提高
十二五期間,日用玻璃行業整體經濟實力有所提高,產量增速處于十二五規劃目標區間內,經濟規模總量、利稅總額和出口總額增速均略低于十二五規劃目標。
據統計,2014年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裝容器產量2799.86萬噸,比2010年增長40.47%,年均增長8.86%;2014年日用玻璃制品制造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660.91億元,比2010年的約1175億元增長41.35%,年均增長9.04%;2014年日用玻璃制造業完成利稅總額164.39億元,比2010年的約117.02億元增長40.48%,年均增長8.77%;2014年日用玻璃主要產品出口額55.92億美元,比2010年的41.81億美元增長33.75%,年均增長7.54%;2014年日用玻璃制造業實現利潤104.16億元,比2010年的約72.88億元增長42.92%,年均增長9.34%。
技術進步取得實效
十二五前期,在新建、改建的項目中,突出節能降耗減排,優化窯爐結構設計,采用先進的筑爐材料以及熱工參數控制系統,窯爐大型化和一窯多線配置逐步形成為企業技術改造的主流,提高了窯爐出料量,降低了產品單耗,生產線的配置也更趨合理。
采用電子定時控制、電子伺服供料、分料及撥瓶等技術的行列制瓶機技術成熟,已在行業廣泛應用,基本淘汰了轉鼓式行列制瓶機;高效回轉式數控自動制瓶機的推廣應用,滿足了市場對高檔玻璃瓶罐小批量、高品質的特性需求;托盤自動碼垛包裝設備、國產瓶罐檢驗機得到廣泛應用。
瓶罐輕量化生產技術得到行業的普遍關注,廣東華興、山東景耀、煙臺長裕、山東華鵬、山東藥玻、深圳通產等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研發或引進瓶罐輕量化生產技術,并取得初步成效。
機性能穩定可靠的器皿生產吹制、壓制、壓吹機電一體化設備等在國內成功投入使用,使企業裝備水平進一步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特別是山東華鵬、安徽德力引進高檔玻璃高腳杯生產線成功投入生產,填補了國內機械化生產高檔玻璃高腳杯的空白,滿足了高端市場需求。
以上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有效促進了日用玻璃生產企業和與之配套相關企業的共同發展。
調整能源結構,推進節能減排,打造綠色產業。積極實施《日用玻璃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和《日用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天然氣、全電熔窯爐等清潔能源生產方式的應用,煤氣回收技術、除塵、脫硫、脫硝設備的使用等措施,大力推進了行業節能減排工作,企業圍繞節能減排、節約資源能源、改進環境質量所實施技術改造取得成效。
產品品種日益豐富
十二五 期間,日用玻璃行業積極拓寬產品應用領域,產品品種進一步豐富,基本滿足社會需求。一是為釀酒、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提供包裝配套,保證了下游行業的生產發展;二是適應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消費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日用玻璃器皿、水晶飾品、玻璃工藝品和藝術品,耐熱玻璃保鮮盒、嬰幼兒奶瓶和茶具,儲存罐、茶飲杯、高檔玻璃高腳杯等新產品的開發和大量普及使用,為繁榮城鄉經濟發展、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通過實施名牌戰略,提升行業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品牌建設取得成效。
繼北京鹿牌都市生活用品有限公司鹿牌保溫瓶獲得行業內首個中國馳名商標之后,和十一五 期間的廣東華興玻璃集團的華興 牌玻璃制品、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石島牌玻璃器皿、石家莊華瑩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華瑩 牌玻璃器皿、江蘇拜富科技有限公司的拜富 牌玻璃顏料等行業一批骨干企業的產品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德州晶華集團的晶華牌空心玻璃磚榮獲中國名牌產品。在十二五前三年,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青蘋果牌玻璃器皿、山西宏藝玻璃器皿有限責任公司宏藝 牌玻璃器皿和重慶昊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昊晟 牌玻璃瓶罐三家企業的產品分別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意德麗塔(滁州)水晶玻璃有限公司的意德麗塔,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青蘋果、施貝樂、艾格萊雅 ,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華興圖形商標 ,山東黑山玻璃集團有限公司CREST及圖標,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石島牌 榮獲輕工優勢品牌 ,還有許多企業的產品榮獲省市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
通過加強品牌建設,行業骨干企業的產品質量得到提升,品牌產品逐漸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市場認可。
圍繞健全標準體系,服務科學發展的宗旨,十二五在重點解決標準缺失、老化、水平低、產品安全等問題的基礎上,完成幾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初步形成通用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和強制性標準相配套的標準體系,為行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技術保障作用。
特色區域建設持續推進
在十一五 基礎上,以日用玻璃產業為主要特色的區域經濟有了新發展,涌現了一批區域特色突出,集聚效應明顯,逐步形成了區域性日用玻璃產業體系和發展優勢,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在原有浙江省浦江縣中國水晶玻璃之都 、山西省祁縣中國玻璃器皿生產出口基地 、淄博市博山區中國琉璃之鄉 、常熟市沙家浜鎮中國玻璃模具之鄉、安徽鳳陽縣中國日用玻璃產業基地 等五個特色區域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了山西祁縣中國玻璃器皿之都 、重慶合川清平鎮中國日用玻璃產業基地、山東博山八陡鎮中國日用玻璃產業名鎮、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中國玻璃模具產業基地、山東德州晶華中國空心玻璃磚生產研發基地等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對促進地方經濟和日用玻璃行業的協調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諸多問題制約發展
日用玻璃行業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制約行業發展、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些地方對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日用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和《日用玻璃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執行不力,缺乏第三方審核、監督和檢查機構。
---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產業集中度低,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存在。
---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產能相對過剩,中低檔產品供過于求,新產品開發薄弱,產品質量不高,附加值低,低價競爭問題依然突出。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行業低端無序競爭加劇,難以形成科技創新及投入機制,以至惡性循環。
--行業技術進步水平雖有所提升,但創新能力弱,技術開發和應用水平低,生產效率較低,自我更新改造能力薄弱。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不足,提升行業技術進步的共性問題難以解決,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受到限制。
---資源環境保護的約束不斷加強,環保壓力加大,各種制造成本的不斷攀升,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加大。
---標準化水平不高,標準滯后生產實際。
---行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不足,行業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推廣欠缺。
聯 系 人:
馮先生 15063695366
電子郵箱:wwfffjm@vip.163.com
孫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電子郵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電子郵箱: 524048772@qq.com
劉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電子郵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內貿)
電子郵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內貿)
馮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訊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168號
電話傳真:0536-7601368
公司網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