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國內整體肥市蕭條遭遇產能過剩矛盾大爆發,以進口為主的氯化鉀也無法幸免,較長時間以來氯化鉀價格持續回落,進口商虧損嚴重。近日巴西、東南亞等地標準氯化鉀到岸價再次下行,已經拖了很久的我國2016進口大合同也仍就那么拖著。但真的是好飯不怕晚么?
按照當下國際價格及歷史經驗來看,我國大合同若在近期談成的話,保守預計凈到岸價應在210美元(噸價,下同)以內,大膽猜測的話也可能低至195美元,即較2015年的大合同價格直降100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最新匯賣價6.6來計算,加上1%關稅、13%增值稅以及港雜、包裝等必要費用,210美元對應的港口60%紅粉完全成本約為1700元,195美元對應的港口60%紅粉完全成本約為1600元。而目前港口60%紅粉的主流報價在1800元左右,也就是說,未來氯化鉀降價空間至少也要在100元左右。若考慮到白鉀的溢價,那么這個降價幅度最大甚至可能超過200元。
難怪氯化鉀行情不佳,這樣的預期下誰敢多買?誰敢儲?但是,不要輕易相信市場上時不時冒出的已簽訂大合同的虛假消息,也不能盲信大眾的預期,上面看上去有些駭人的預測,其實有一個前提條件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的,即“大合同若在近期談成的話”。時間是可以改變一切的,它可能使氯化鉀的價格向著成本繼續跌下去,但也可能使氯化鉀的價格上漲,而不去管什么成本不成本的,甚至拖得太久,低價預期本身也可能改變。
首先,國際供應商也在不斷減產來自我削弱供大于求矛盾;其次,除中國外其它市場上的交易雖減弱但畢竟一直在進行;第三,印度不再寄托中國可能先行與外商談大合同;第四,隨著我國自給率不斷提高進口大國地位會隨之有所下降;第五,低迷行情下港存逐漸減少而且青海開工率不佳;最后,下游信心不足手中存貨有限--以上六點都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有可能逆轉氯化鉀行情走勢的因素。
好飯也怕晚,拖久了飯就餿了,低價就可能沒了。而若價格漲了,那么進口商就會高興了嗎?也不見得。因為化肥市場大環境還是不理想且更難改變的,在沒有足夠購買力的情況下,萬一只是成本價格上漲,而銷售還是困難的話,很快又會是虧損的局面。這樣的惡性循環,誰都不愿意看到!
政府相關領導以及進口商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相信2016年的大合同不會拖得太久。他們應該早已認清現實,并且是敢于接受現實的,他們的眼光不會局限在2015的虧損與2016的價格上,而是在研究如何從自給率、定價權等大方向上利用2016年大合同談判來營造一條長期的利于我國氯化鉀使用的新的“康莊大道”。一定是這樣的吧?
聯 系 人:
馮先生 15063695366
電子郵箱:wwfffjm@vip.163.com
孫先生 158 6366 1028 181 0636 2208
電子郵箱:15863661028@163.com QQ:499696289
郎先生 186 7807 0741(出口)
電子郵箱: 524048772@qq.com
劉女士 135 1638 8822(出口)
電子郵箱:lorysaa@139.com
葛先生 138 0536 2163 (內貿)
電子郵箱:13805362163@163.com
袁先生 135 0536 6271(內貿)
馮先生 152 6581 2555(石英砂)
李先生 186 6065 2355(煤炭)
通訊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168號
電話傳真:0536-7601368
公司網址:http://shandongsilicon.com